Your Health, We Care

网站首页 > 全球找药 > 考比替尼 > 考比替尼的注意事项

考比替尼的注意事项

1.新发原发性恶性肿瘤

使用考比替尼可能发生新发原发性恶性肿瘤,包括皮肤和非皮肤性恶性肿瘤。

皮肤恶性肿瘤:

在试验1中,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组和维莫非尼组分别发生了以下皮肤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皮肤鳞状细胞癌或角化棘皮瘤(6%和20%)、基底细胞癌(4.5%和2.4%)和第二原发性黑色素瘤(0.8%和2.4%)。在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首次检测到皮肤鳞状细胞癌/角化棘皮瘤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范围:2至11个月),检测到基底细胞癌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范围:27天至13个月)。两名第二原发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发病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2个月。

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2个月进行一次皮肤科评估。对可疑皮肤病变进行切除和皮肤病理学评估处理。不建议对考比替尼进行剂量调整。在停用考比替尼与维莫非尼联合治疗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皮肤监测。

非皮肤恶性肿瘤:

根据其作用机制,维莫非尼可能促进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在试验1中,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组有0.8%的患者和维莫非尼组有1.2%的患者发生了非皮肤恶性肿瘤。

当考比替尼与维莫非尼联合给药时,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非皮肤恶性肿瘤的体征或症状。

2.出血

出血,包括定义为关键区域或器官出现症状性出血的重大出血,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

在试验1中,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3-4级出血的发生率为1.2%,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为0.8%。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出血(所有级别)的发生率为13%,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为7%。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脑出血发生率为0.8%,而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无人发生。与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胃肠道出血(3.6%对1.2%)、生殖系统出血(2.0%对0.4%)和血尿(2.4%对0.8%)的发生率也更高。

在试验2中,在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中,19%的患者经历了出血事件(均为1级严重性)。

对于3级出血事件,暂停考比替尼。如果在4周内改善至0级或1级,则以较低的剂量水平恢复考比替尼。对于4级出血事件和任何未改善的3级出血事件,停用考比替尼。

3.心肌病

心肌病,定义为有症状和无症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考比替尼在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机构正常值下限或低于50%的患者中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在试验1中,通过超声心动图或多门控探测扫描在基线、第5周、第17周、第29周、第43周以及此后治疗期间每4至6个月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情况。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26%发生2级或3级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9%。首次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范围23天至13个月)。在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中,22%的患者需要中断给药和/或减少剂量,14%的患者需要永久停药。在接受考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62%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恢复至正常值下限以上或基线值的10%以内,中位恢复时间为3个月(范围:4天至12个月)。

在试验2中,在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中,8%的患者经历了2级射血分数下降,12%的患者经历了3-4级事件。首次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中位时间为29天(范围22天至114天)。在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患者中,所有患者都经历了剂量中断和/或减少,无人需要永久停药。在接受考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60%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恢复至正常值下限以上或基线值的10%以内,中位恢复时间为31天(范围:13天至126天)。

在开始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个月以及此后停用考比替尼前每3个月评估一次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中断治疗、减少剂量或停药来处理左心室功能障碍事件。在剂量减少或中断后重新开始考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

大约在第2周、第4周、第10周和第16周以及临床指示时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

4.严重皮肤反应

严重皮疹和其他皮肤反应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

在试验1中,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6%发生3至4级皮疹,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7%,包括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6%发生4级皮疹,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0.8%。导致住院的皮疹发生率在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组患者中为3.2%,在维莫非尼组患者中为2.0%。在接受考比替尼的患者中,出现3级或4级皮疹事件的中位时间为11天(范围:3天至2.8个月)。在发生3级或4级皮疹事件的患者中,95%的患者完全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21天(范围4天至17个月)。

在试验2中,在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中,81%的患者经历了皮疹事件(均为1-2级严重性)。

中断、减少剂量或停用考比替尼。

5.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部毒性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包括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液体积聚在视网膜层下)。

在试验1中,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了包括视网膜评估在内的眼科检查。在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26%发现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这些事件大部分报告为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或视网膜脱离(12%)。首次发生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事件的时间在2天到9个月之间。报告的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持续时间在1天到15个月之间。每组各有一名患者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试验2中,在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中,4%的患者经历了2级视网膜病变,4%的患者经历了3级视网膜血管疾病。

定期进行眼科评估,并在患者报告新的或恶化的视觉障碍时随时进行检查。如果诊断为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则中断考比替尼治疗,直至视觉症状改善。通过中断治疗、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来处理浆液性视网膜病变。

6.肝毒性

肝毒性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

在试验1中,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与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相比,3级或4级肝脏实验室异常的发生率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对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对2.1%,总胆红素1.6%对1.2%,碱性磷酸酶7%对3.3%。在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名患者(0.4%)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发升高>3倍正常值上限且胆红素>2倍正常值上限(无显著碱性磷酸酶>2倍正常值上限),而接受维莫非尼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无人出现。

在试验2中,在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中,接受考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9%经历了3级或4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5%的患者经历了3级或4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在开始考比替尼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脏实验室检查,或根据临床需要更频繁地监测。通过中断给药、减少剂量或停用考比替尼来处理3级和4级肝脏实验室异常。

7.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

在试验1中,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14%发生3级或4级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包括无症状升高超过基线),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0.5%。在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首次出现3级或4级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的中位时间为16天(范围:12天至11个月);完全缓解的中位时间为15天(范围:9天至11个月)。在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3.6%出现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超过基线值10倍以上且同时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1.5倍或以上,而在接受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0.4%。

在开始考比替尼治疗前、治疗期间定期以及临床指示时获取基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酐水平。如果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评估横纹肌溶解或其他原因的体征和症状。根据症状或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中断给药或停用考比替尼。

在试验2中,在组织细胞肿瘤患者中,27%的患者经历了2级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7%的患者经历了3-4级肌酸磷酸激酶升高。

8.严重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包括严重病例,可能随考比替尼发生。

在试验1中,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有47%报告了光敏反应:43%的患者为1级或2级光敏反应,其余4%为3级光敏反应。在接受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任何级别光敏反应的首次发生中位时间为2个月(范围:1天至14个月),光敏反应的中位持续时间为3个月(范围:2天至14个月)。在考比替尼联合维莫非尼组发生光敏反应的47%患者中,63%的患者光敏反应得到缓解。

建议患者避免阳光照射,户外活动时穿防护服,使用广谱UVA/UVB防晒霜和润唇膏(SPF≥30)。通过剂量调整处理无法耐受的2级或更严重的光敏反应。

9.胚胎-胎儿毒性

基于其作用机制和动物生殖研究结果,孕妇服用考比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在器官发生期间给怀孕大鼠口服考比替尼,在暴露量[曲线下面积]达到推荐人用剂量60毫克下人体暴露量的0.9至1.4倍时,具有致畸性和胚胎毒性。告知孕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考比替尼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考比替尼给药后2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FDA,2023.05

考比替尼

考比替尼

Indications:

Scan code
with WeChat

药品目录

相关文章

本分类下无任何数据!